目前社会上有很多这类的演说家,我们要小心上他们的当。
(2)肚里有些才华,但明明是学教育的,却在政治、外交、法律、军事各种问题上都讲得头头是道,表面上看来似乎博学多能,其实样样通就意味着样样都不精。这类人以御用学者居多,这是似若博意者。
(3)有人水平较低,根本听不懂对方的言论,却故意用点头等动作迎合对方,装出听懂了的样子。在有权有势的人身旁常出现这一类拍马屁的人。这是似若赞解者。
(4)有人学问太差,遇到问题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等别人全都发表完之后,再跟随赞同附和,应用他人的某些言语胡讲一通。许多不学无术的学者即属此类。这是似能听断者。
(5)有人无能力回答问题,遇到别人质问之时,故意假装成很精妙高深的样子,避而不答,其实是一窍不通;有些官员遇到民众质问时,常是不屑一答,加以回避,其实是不懂,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即属此类。这是似若有余有实不知者。
(6)有人一听别人的言论就感到非常佩服,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这是似悦而不怿者。
(7)有人属江郎人物,道理上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仍然牵强附会,不肯服输,一味地强词夺理。此种理不直气不壮的人,在讨论场上处处可见。这是似理不可屈者。加内容

【三失之说、六构之难与八能之通】
在此探讨一下论辩过程中存在的“三失”、“六构”等状况,以及八种类型的辩才。所谓“三失”,就是辩论时不考虑对方的特点和听众的心理状态,所谈内容与主题相反、相杂,以及不善于运用比喻,用一百句话说不清一个意思。这三失是一般人在平时谈话中最易发生的疏失。
(1)辞胜者
在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理来胜人,和以言辞来胜人的两种胜人方法。以理胜人,虽言语不准确。但根据充分,黑白分明,就连细微处也解释得很清楚,于是理直气壮,使人口服心服;以言辞胜人者,是用诡辩的手段在言辞上获胜,他掩盖事情的正确一面。于是“求异则正失”,辞巧而不可屈,使人口服而心不服。
(2)不善辩论者
一般说来,九偏之人辩论之时,不外乎有三种状况:一种持相同意见;一种持相反意见;一种则是既不相同亦不相反。持相同意见的人,彼此通晓对方的意见,就像水流于河水;持相反意见者,彼此对抗,水火不容;既不相同又不相反者,意见模棱两可,故意显得宽宏开阔。
善于辩论的人,当他发现对方听不进去或无法说服对方时,就会立刻停止自己的说话,他会揣摩对方的心态,采用迂回战术,先说对方爱听的话,取得对方赞同之后,再逐渐把对方引到自己要讲的内容中去。推销家常用“是的……但是”或“唱对方爱听的歌”的手法,在现代商品经济时代,这种技巧很实用。
不善于辩论的人,与别人辩论之时,不是坚持相反的意见,就是说一些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话,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对方进入自己的意图,其实适得其反。
(3)不善喻者
善于晓喻的人,言少而事明,所以他用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就能说明繁杂的事情;不善于晓喻的人,洋洋洒洒了一大堆,却连一件事也没说清楚,这种人自己不知所云,别人更是听不懂了。
所谓“六构”,即各人从自己的性情和立场出发,以至辩论过程出现“辞构”、“气构”、“怨构”、“忿构”、“妄构”和“怒构”六种心理冲突。也就是在辩论场上,质问驳斥的六种常见失误。
(1)辞构(言辞上的缺失)
善于诘问驳辩的人,能够掌握辩论主题,在获得胜利时就适可而止;不善于诘问驳辩的人,舍本而逐末,不寻其重点而在靶上乱射。这就是言辞上的缺失。
(2)气构(意气之争的缺失)
春秋时期曹刿论战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古时候作战,击鼓进军。击第一鼓时,士气最旺盛;击第二鼓时,士气就衰退;击第三鼓,就没士气了。
善于辩论的人,最注重第一阶段士气高昂时攻击对方,会避其锐气,然后抓牢主题迂回缓攻,等到对方士气衰竭之时,就一举反攻。
不善于辩论的人,面对气盛之势,不知避让而采用硬抵抗政策,结果弄得双方头破血流。此外,这种人也会抓住对方一点小弱点加以攻击,以挫其锐气。此种硬碰硬或小题大做的方式,容易造成言语上争斗的缺失。
(3)怨构(结怨的缺失)
双方在辩论中,当对方出现失误之时,不懂得紧紧监督着不放,直言地指出对方之错误,不会得理不饶人。
不善于钉牢失误的人,会紧咬对方的错误,使对方难堪;如此一来,对方一则因面子问题反对到底,二则怨恨逆结于心,造成了对你的偏见。
(4)忿构(埋怨的缺失)
平常自己对某一主题思考、研究,久而久之乃有心得。此种经过长期思索所得的论点,很难在一场会议中,用三言两语让别人知晓。
自己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却不能在短时间内使别人能理解,这就会产生埋怨的缺失。
(5)妄构(妄言的缺失)
双方在诘问驳辩之时,必须留意讨论的主题。因为双方进入激辩时很容易离题,这种情况在水平较低的辩论中更是常见。
因此,善于质问辩论的人,必须时刻掌握主题,当对方因激动而离题时,就会设法引对方回到主题。不善于质问辩论的人,当对方因激动而离题时,非但不设法挽回,反而越离越远,如此一来,辩论就没任何意义了。
(6)怒构(愤怒的缺失)
每一个人内心在想事情之时,就无法分心去听别人所讲的话,这就是常说的一心不能两用,就如刘劭所注:“思心一至,则不闻雷霆。”因此在讨论会上经常可发现,许多人在构思自己的意见时而听不进别人的讲话,却要求自己发言时让对方听己之言。实际上当自己发言时,对方也在构思其自己的意见,而没法听你所说的话。如此一来,彼此都没有听别人的话,很容易产生误解。双方会因误解而互指对方不讲道理,这就是发生愤怒的根源。
以上所列举的六种缺失,在辩论场上经常会看到。虽然有那么多的缺失,但这些方法在辩论上还是很有必要注意的,会让你收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否则各陈己见而不质问的话,就无法知道谁是可用的人才了。
要解决谈话和辩论的缺失,就必须具备“八通之能”。所谓“八通之能“,即“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辨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兼有这八种才能,便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通八者,只有一能的话,便是偏才。与此相应的偏才,也有八种:名物之才,构架之才,达识之才,赡给之才,权捷之才,持论之才,推彻之才,贸说之才。八能皆通的则是兼才之人。此八能就是解决诘问驳辩之种种缺失的八种技能。
善于辩论的人,懂得适可而止,得理让人,绝不会得理不饶人,这种人才算精妙高明啊!
他们能聪、能思、能明、能辞、能捷、能守、能攻、能夺,兼具有上述的八能,能通天下之理,通天下之理之后,才能识人。倘若不能兼有八能,只具备一能,那就是偏才的人。
谈活、辩论在求理,而人之通理受才性所决定,才既殊途,理亦异趣,因此正确的辩论者应具备下列八种技能:
(1)耳朵能听懂对方的意思。登高能赋,听声音即能判断状况,这是名物之才。
(2)思想能创制新理论。天马行空,无中生有,创作思维不欠缺,这是构架之才。
(3)眼睛能看出未来的机会;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未来的趋势与时机,这是达识之才。
(4)言辞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口齿清淅,能言善道,靠三寸不烂之舌,能拒千军万马,这是赡给之才。
(5)行动能纠正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缺点,反败为胜,这是权捷之才。
(6)防守能抵挡对方的进攻。善于防守,滴水不漏,这是持论之才。
(7)进攻能打破对方的防守,把进攻作为自己最好的防守,这是推彻之才。
(8)找出对方的矛盾而攻击,使对方观点自相矛盾,最后投降,这是贸说之才。言语为心灵的表现,因此从谈话与辩论之技巧,可以看出各种不同才能之人。
刘邵接着述说通才之人辩论的十项技能,及所必须遵循的一些心理原则,并作为本章之总结。
通才之人与通才之人讲话与辩论之时,因为彼此均兼具八能,所以心领神通,简单几句话,就能沟通;通才之人与无才之辈谈话与辩论时,则须耐下性子,察言观色,慢慢引导,才能沟通;其沟通的十个要领(亦即通才之人的十个辩论技能)如下:
(1)自己虽然聪明绝顶,成竹在胸,仍常准备退后,决不卖弄自己的才华;
(2)好话说出口。通理就停止;对方说错了,不必紧迫盯人,咬住不放;
(3)一方面让对方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帮助对方多发挥其才能;
(4)谈话辩论,仁义第一,不借题嘲讽对方的短处,也不借机炫耀自己的长处;
(5)与人交谈,在取得对方的信赖之后才可讲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否则交浅而言深,对方会认为你在诽谤他而不接受;
(6)不以声丑,弃其善曲;不以人愚,废其嘉言。对方再笨,总有其聪明的地方,应参考其优点,而不能全盘否定;
(7)诘问驳辩,或守或攻,或进或退,不论时机的掌握,或是思考下判断,都要极为恰当;
(8)顺对方的心气,当对方气盛的时候要回避;当对方气竭时就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9)辩论之时,要使对方口服心服不是件易事,在道理上如果已经获理,不可盛气凌人,得寸进尺;
(10)谈话辩论要心平气和,不能只看对方的身份,不为求名而讲道理,辩论只是为了获得真理而已。
具备上述十个要领,才够资格与人谈话辩论,处理繁杂的事物。在实际中多加锻炼,还是很容易掌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予人甚多启示。

【声音鉴:以声观人 以音辨才】
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不同的声音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不同性情,古人有“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说法,从中可知通过声音来鉴别人的重要性。

〖原文〗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译文〗
人的声音,就如同天地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部发出声响,到舌尖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辨,最后由嘴唇发出,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相互配合。看相识人时,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而不一定非要按五音之律为标准,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能做到闻其声而知其人了,所以不一定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解读〗
声音的规律

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声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的声音,有的厚重如同皮鼓的声音,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声音确实很洪亮,有的人长得高大威武,但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有气无力。在不同场合,人们说话的声音也会有所不同:

在正式场合发言或者演讲的人,在演讲的开始,多数人总是会先清喉咙,这大都是因为紧张和不安。如果说话时不断清喉咙,说明这个人总是变声调,或许也是存在着某种焦虑。有的人清嗓子,也是因为他对于问题持有着疑虑的态度,需要继续考虑。通常情况下,男人要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在紧张的时候也总是结巴,或者吞吞吐吐,还总喜欢习惯性反复说着话语。或者是故意清理嗓子对别人进行警示,表示一种不满的情绪,其表示的意思是说:“你要是再不听我说话,我可要生气了。”口哨声有时候是潇洒和泰然处之的一种表现,也有人用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礼记》中也谈到内心与声音的关系,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其意思就是,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又因外物使它所表现出各种样子,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不但声音与气能结合,也和音乐相呼应。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如一个人如果内心平静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舒缓和顺;如果一个人内心情顺畅达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清亮和畅;如果一个人内心处于激动兴奋状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有些偏激热烈。了解了声音和内心情感的关系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关于声音变化和内心情态之间的关系,古代有许多相关的论述,在《逸周书·视听篇》中,有四点论述:首先,一个内心伪善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会紧张结巴,这是因为他心虚的缘故;其次,一个内心诚信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清脆而明朗,这是坦然的表现;第三,内心卑鄙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阴阳怪气,听起来很刺耳;第四,一个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的时候,声音和缓,犹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

《大戴礼记·少间篇》中记载:商汤通过声音选取人。商汤是殷朝的创始人,他讨伐了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得到一个人才——伊尹。伊尹是商汤家的一个陪嫁的厨师。他利用给商汤上菜上汤的机会,给商汤讲解帝王之道,商汤通过他的一番言谈,得知他的心声,并料定这个人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于是商汤决定重用他,结果不负商汤所望,在伊尹的辅佐下,他顺利地建立了殷朝天下。后来商汤死后,他又接着辅佐商汤的儿子和商汤的孙子。伊尹被人们称为中国贤相的鼻祖,受到历代丞相的敬仰,他们都以伊尹为榜样标榜自己,并历代传颂他的美德。

《文王官人篇》中有“六征观人法”,其中“听声处气”是一种好的方法。文中认为,天地最开始产生的元气都是来自于万物,万物产生后才有了各种声音,而声音有刚烈、柔和、浑浊、清脆之分,而且人还可以通过声音辨别人的丑恶、刚柔、清浊、俊美。一个心性华丽爱吹牛的人,所发出的声音是漉宕发散;心性柔顺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柔顺而有节制;心性卑鄙乖戾的人,发出的声音就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的人,发出的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悉备,勇武之气雄壮直率。因此要聆听他发出的声音,判断其气质的类型。

刘邵《人物志·九征篇》也曾经涉及过声音取人之法。文中认为,容貌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心气所产生的作用,而心气的外在表现则是声音的变化了。人的气息结合则形成声音,声音和旋律节奏相适应,有的声音听起来有中和平缓的气象,有的声音听起来清雅流畅,有的声音听起来回旋荡漾。

这也就是说,人的声音,就像人的心性气质一样。通过人的声音来判断人的心性气质,就能分辨出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而且还能通过声音辨别成年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虽然精血没有充实完备,但是他所显示出来的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在古代,人们都比较重视人的声音,认为声音是考察人物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他们在此基础上,按着阴阳五行的原理,将声音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金声:它所显示的特点是和润悦耳;

木声:它所显示的特点是高畅响亮;

水声:它所显示的特点是时缓时急;

火声:它所显示的特点是焦浊暴烈;

土声:它所显示的特点是厚实高重。

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气从丹田而发,经过胸部直冲声带再经过喉咙、舌头、牙齿、嘴唇,最后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气度和节奏都有所区别,其效果也有悦耳和沙哑的区分。如果一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好,那么发出的声音也不会动听,但如果是经过专门的发声练习,也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声音效果的。

由此,我们得出两个结论:首先,如果丹田的气充沛,那么声音也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从中能够知道这个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

Prev | Next
Pg.: 1 2 3 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